人民网澜沧9月28日电 (记者虎遵会)9月27日,2025年第五届景迈山论坛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举行。本届论坛以“茶藏古今 道通天下”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学、茶产业、文化研究等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与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茶文明的源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之道。
论坛开幕式上,普洱市委书记李庆元发表了题为《茶藏古今 道通天下》的主旨演讲,对论坛主题进行了多维且深刻的阐释。他指出,普洱作为世界茶源,普洱茶的历史演进深深融汇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发展长河之中,见证了历史的兴替、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古今的变迁,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与精华所在。
李庆元深入剖析了“茶藏古今”所蕴含的三重历史进程。其一,普洱茶承载了普洱乃至边疆地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并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厚重历史;其二,它记录了茶马古道如何推动普洱从传统农耕文明迈向商业贸易文明的关键转型;其三,它体现了当地人民从朴素的自然崇拜、生存智慧,发展到今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创新实践。他指出,茶马古道作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与文化通道,不仅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增强了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也见证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谈及“道通天下”,李庆元表示,此“道”既是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之道,亦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之道。他代表普洱市郑重承诺,愿与各方携手,共同守护、传承、利用好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这一世界级瑰宝,在追溯“茶藏古今”中坚定文化自信,在推动“道通天下”中寻求合作共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普洱力量。
在随后的主题演讲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分别通过“在文化‘存异’中守护文明多样性”“大河文明视域下的普洱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展望”“古茶树:茶文明演进的活态见证”等主题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与独到见解,深化了对茶文明多样性、遗产保护路径及古茶树资源价值的认识。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还共同见证了以“共护生态、共兴产业、共享价值”为核心理念的澜沧江流域产业联合体的正式启动。该联合体旨在打造澜沧江流域特色品牌矩阵,推进“农业+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以激活产业协同,构建“生态打底、文化赋能、产业协同”的现代产业生态。
现场,来自澜沧江流经云南七个州市的少数民族代表庄严宣读了《澜沧江宣言》,表达了澜沧江流域各族人民共同保护母亲河、传承优秀文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与共同愿景。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其“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千年农耕智慧自2023年成功申遗以来,日益受到全球瞩目。景迈山论坛自2018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始终秉持以茶会友、以论促产的宗旨,汇聚全球智慧,持续为普洱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茶文化的国际交流合作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