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9月19日电 (记者张玉琳、实习生吕雯)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四川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全省区域发展有哪些新变化?今日举行的“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介绍了四川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
在川渝合作方面,川渝两地通过“四个一”深化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从6.3万亿元增长至8.7万亿元,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具体包括:以“一张网”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铁路运营里程近1万公里;以“一体化”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名单;以“一盘棋”推进市场一体化改革和开放合作,进出口总额超1.7万亿元;以“一条心”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高铁高频互通、跨省户口迁移便捷办理等民生便利。
在省内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四川支持成都极核及都市圈、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增强经济人口承载功能和链接全球资源能力,成都成为全国第2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省会城市,成都都市圈9条共建重点产业链总规模迈上万亿台阶,省域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总量超过1.9万亿元,支撑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梯队和增长极正加速形成。
同时,支持川中丘陵地区4市加强资源要素整合,抱团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4市特色产业优势逐渐显现,保持高于全省的发展速度。同时,支持其他重要节点城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差异化特色发展,各地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支持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等振兴发展,针对性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等“八大行动”,特别是从中筛选出39个欠发达县域,举全省之力开展托底性帮扶,“输血”“造血”一起抓,确保共同富裕不掉队,目前已有南充营山、阿坝黑水等5个欠发达县域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代永波表示,四川将进一步深化落实国家战略,加强川渝全方位合作,促进全省区域协同联动,推动构建极核引领、都市圈带动、增长极支撑、全域共兴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在缩小地区差距中同步实现现代化,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全局。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