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2日上午,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会长赵霖、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高级顾问、国家开发银行原行务委员马健等一行前往东乡族自治县进行考察调研脱贫攻坚情况。
中国石化甘肃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大海、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文涛与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马珺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陪同调研。
东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甘肃三个少数民族之一东乡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属国列省扶重点贫困县。
赵霖一行首先来到了高山乡布楞沟村史馆。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布楞沟村,进村入户嘘寒问暖,叮嘱大家“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社会”,总书记的嘱托,极大地鼓舞了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
村史馆馆址为布楞沟村马麦志家,赵霖一行一起认真听取了史管讲解员的讲解,并观看了当地的发展纪录片。
通过史管讲解员的讲解和观看纪录片,赵霖会长感叹到“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7年来,在甘肃省委和中国石化甘肃分公司及当地干部群众的努力下,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县上通过“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修旧如旧”,护其貌、显其颜,集中展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情景,展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东乡的关怀厚爱和大力支持,反映了布楞沟基础设施、富民产业、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和群众精神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展现东乡儿女“爱党、爱国、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和特有的东乡民俗文化。
展出形式有照片、文字、视频、实物,内容真实,形式庄重。村史馆的建成,既是东乡各族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也是东乡各族人民加快脱贫小康的信心决心,更是对明天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随后,赵霖一行来到了东华胜藜麦加工厂,为了帮助东乡县调整产业结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调研“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的指示,创新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模式。作为东乡县的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中石化甘肃分公司整合各方优势,着力打造藜麦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在原锁南镇马场村扶贫车间的基础上投资510万元新建包装车间,购置藜麦加工生产线,配套实施供电设施。
该项目于2019年9月启动实施,目前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均已办理,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藜麦加工扶贫车间正式运行后,预计可吸纳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约40人实现稳定就业,有效助力当地的脱贫,并推广种植藜麦约1.1万亩,可带动2149户群众增收,解决了1685户贫困户的脱贫,通过藜麦加工产业,有效的助力当地的脱贫。
下午,赵霖一行赶往前进牧野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东乡大岭前进农牧公司由甘肃前进牧业出资设立,已养殖肉牛1200头,带动了贫困户800多户增收,给当地群众增收脱贫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
公司主营良种肉牛繁育、养殖、购销,饲草种植及购销。每年收购饲草3万吨,收购玉米1000多吨,对东乡县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养殖业增效和种植业增收双推动作用。公司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运营,吸收龙泉镇和春台乡24个村集体和18个专业合作社入股,带动2689户贫困户通过肉牛养殖产业脱贫,企业对贫困户以村为单位入股资金按照15%进行分红,2018年,2019年分别发放分红280万元和289万元,对当地百姓增收脱贫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会与东乡县领导进行了座谈。赵霖会长高度赞扬了县领导班子对脱贫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副县长张文涛也对西促会领导不辞辛苦来到了东乡县进行实地调研,支持当地扶贫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座谈会中,赵霖说,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脱贫看东乡,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实现脱贫、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如何防止和减少脱贫后返贫现象,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应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我会非常意愿发挥资源优势,致力打造东乡集羊种产业、基因保护和品种培育为一体的基地,大力通过蛋白桑,蛋白菊的种植来提升当地牧草的品质,提高当地养殖种植产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早日走上小康富裕之路。东乡县领导表示非常愿意与我会达成育种示范的合作意向,在新型牧草方面,东乡县会预留出60亩耕地进行新型牧草的种植实验,其中蛋白桑和蛋白菊各30亩。我会将无偿提供技术、资金,早日使这一惠民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