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梓县紧靠黔中借梯登高融入重庆6
方竹笋、食用菌、土鸡……这些绿色生态山货离开产地桐梓县不到2小时,就陆续来到重庆市民餐桌。 在燎原镇娄山产投食用菌菌棒生产基地,10余名工人正忙着搅拌、装袋、接种。“基地日均可生产10万棒菌棒,然后将这些菌棒投放到10余个乡(镇)的种植基地或种植户手中,他们管理产菇,我们负责技术指导和收购。每天有5吨左右的平菇运往重庆市场,现在出菇的品种较少,供不应求,不敢接太多的订单。”娄山产投食用菌基地负责人付为勇说。 农业向北瞄准,打造绿色之城,紧紧围绕重庆市民餐桌转,将桐梓打造成重庆人的“菜篮子”。按照重庆所需、桐梓所能,该县围绕“11122”产业规划布局,即种植方竹100万亩,出栏牲畜100万头,种植蔬菜10万亩、红高粱20万亩、花椒20万亩,利用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海拔优势,大力发展方竹、清凉蔬菜、生态畜牧等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经果、优质大米、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与重庆双福市场、永辉超市等企业签订订单,发展冷凉蔬菜种植;强化产销对接,加大农产品重庆展销频次和规模,建设黔北渝南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把方竹笋、花椒、辣椒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推入重庆市场。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桐梓县约有20%的农产品销往重庆市场。2020年,全县累计销售农产品13.88亿元,其中30%以上的农业市场经营主体来自重庆,重庆市场销售农产品价值达2.76亿元。 桐梓县的一产瞄准重庆市民餐桌转,二产则瞄准重庆配套产业干。 “我们生产的vivo手机充电线、惠普打印机连接线,过去在集团公司总部的东莞市生产,运到重庆不仅耗时,而且还增大成本。2019年7月,瞄准重庆配套产业,在桐梓县的贵州娄山关高新区建立了一条生产线,如今,所有产品不到2小时就可运输到重庆客户的仓库。其中,日均供应重庆市场的vivo手机充电线达15万条以上。”遵义联基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涂前超说。 除了遵义联基科技有限公司,该县还引进伍尔特、迪生等电子企业落户,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其中,重庆伍尔特电子重庆有限公司桐梓分公司就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 重庆市的建筑企业也纷纷选择落户桐梓,截至目前企业总数已达29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桐梓县延伸产业链招商,成功引进2家重庆建材企业落户。目前,该县正以桐梓(重庆)工业园和娄山关高新区为主战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支撑极,通过做强煤电化循环产业基地、智造基地、建材基地及“西南钛都”,力争到2025年,桐梓县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增加值突破30亿元以上,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5家以上。 在推进一产二产融入重庆的同时,桐梓县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气候优势,实施“旅游+康养”发展三产,将桐梓打造成重庆人的“康养园”。据了解,“十三五”以来,桐梓县70%以上的游客、60%的旅游收入来自重庆,累计接待游客8295.63万人(次)。其中,乡村避暑接待重庆游客5806.94万人(次),占总接待人数的70%。旅游综合收入达509.17亿元,来自重庆的乡村避暑综合收入达305.5亿元,占总收入的60%。桐梓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从全省第一方阵中第5位升至第3位。同时,桐梓县近70%的旅游项目投资、90%以上的旅游地产投资人都来自重庆。 如今,桐梓县以遵义打造川黔渝结合部5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为契机,全力打造遵义城市副中心、成渝卫星城市。紧盯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创建标准,主动对接重庆市打造8大康养产业区的机遇,以九坝兴茂、官仓绿地、狮溪柏芷山、枕泉翠谷、杉坪康养田园综合体、南山国际文旅康养城等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康养产业集聚群建设。 “‘十四五’期间,桐梓县将按照‘规划一盘棋、交通一张网、经济一体化、渝黔一家亲’的发展思路,统筹全县‘四大区域’,围绕‘十大产业’,背靠贵阳、遵义都市圈,继续向北挺进融入成渝经济圈。”桐梓县委副书记、县长龙斌说。
文章分类:
县域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