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全信用机制 优化市场环境28
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质量和品牌信用建设。质量和品牌是有机统一体,品牌是质量的象征,质量提升最终也会体现在品牌上。不少专家和读者表示,企业应该以品牌保证质量,以质量维护品牌,用诚信经营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推动企业将守法诚信要求落实到生产经营各环节 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除了常见的质量不过关、以次充好等问题,读者来信反映较多的便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以及责任归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公司对水分控制不严格,导致塑料制品商在使用塑料过程中出现各种气泡,产生了大量不合格品。”安徽省六安市一家塑料生产企业负责人李晓恢最近遇到件烦心事,因为公司产品质量管控出现问题,销售的几十吨塑料被全部退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的,也是管控出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胜军说,“如果质量控制不从源头开始,将很难保证产品质量。”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有读者表示,在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过程中,既要注重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工程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也要关注百姓身边日常消费品和生活服务质量的提升,推动企业将守法诚信要求落实到生产经营各环节,不断推动质量整体水平提高。 食品质量是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老话题。“各地都出台了严格的食品质量检测标准,并且加大打击力度,但仍有一些企业从食品生产的源头上就不能严格把关。”山东省东营市读者刘周南说,比如媒体经常曝光的农药残留超标、不按规定检疫检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违规事件,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仍然存在漏洞。“建议进一步发挥好社会信用体系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和‘黑名单’制度等工作,实现诚信建设与食品安全监管深度融合。”刘周南说。 一些地方积极运用信用手段、信用方法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将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道德诚信体系建设融入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的全过程,推动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必损”“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利益导向和“明信知耻、惩恶扬善”的道德风气,取得了积极效果。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食品安全认证、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守信、失信等信息纳入浙江省中小企业辅助系统,指导、督促各金融机构查询使用,并对符合条件的单位实施差别化信贷奖惩政策,发挥奖励和惩戒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我们积极借助金融资源,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切身利益与诚信情况捆绑挂钩,有效整合有关部门的监管力量,建立健全联合奖惩机制,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保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南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南浔镇分局局长陈亮举例说,当地一家食品生产企业扩建生产线、申请干式糕点生产时,因企业连续两年被列入示范红榜名单,获得了300万元的最高授信。“这也督促食品经营单位诚实守信经营、守法合规自律,营造守信受益、失信必损的良好氛围。”陈亮说。 筑牢诚信根基是品牌建设的内核,构建信用经济体系尤需合规管理 “现在市场上品牌正能量的声音还不够响亮,假冒伪劣商品还没有被完全清除出市场,一些优秀的国产品牌还不为消费者所熟知。”张胜军认为,品牌建设与质量提升互相配套,而根基则是企业守法诚信经营。 目前,我国已颁布了40项品牌评价的国家标准,基本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价机制和品牌评价国家标准体系。“但也应看到,品牌评价发布的数量还比较少,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教授王昕说。 “为了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我们将‘无公害农产品’‘富硒产品’作为工作着力点,鼓励企业争取、生产、维护这些品牌。”江西省芦溪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朱卫介绍,当地用品牌倒逼生产经营主体制定规范的生产操作技术规程,严格落实产地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管控等制度,增强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意识。据悉,该县共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2个,无公害农产品27个,14家企业的25个产品获得富硒认证。 成熟的法律和制度是优化市场环境的有力保障。张胜军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质量品牌监管和惩戒体系,严厉打击仿冒侵权行为,加大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品牌建设保驾护航,加快形成系统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制度体系。 上海市读者王瑞建议,应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应把制造业作为提升质量品牌的重要依托,引导广大制造企业严把质量关口,强化质量管理,加强品牌研究、品牌设计和品牌创建,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王瑞说,同时还要尽量破除阻碍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隐性障碍,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从根本上夯实品牌建设的基础。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对此,王昕认为,创建中国品牌必须抓好质量建设和诚信建设。除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质量建设的基础也在于市场监管,要降低制度的交易成本,为企业提质增效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而筑牢诚信根基是品牌建设的内核,构建信用经济体系尤其需要合规管理。“推行企业合规管理有不少益处,既可以作为企业良好形象的自我声明,也可以作为市场认证和行政监管的依据,还可以作为国际贸易便利的通行证。”王昕说。 以质量和品牌信用建设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信用要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十四五”规划纲要将诚信守法确立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提出“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体现出加强信用建设在市场经济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推动企业将守法诚信要求落实到生产经营各环节,加强中华老字号和地理标志保护,培育一大批诚信经营、守信践诺的标杆企业。 “加强品牌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客观要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夯实中国品牌的生产力基础,才能增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而以质量和品牌信用建设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党委书记许泽玮说,“应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加强产品研发与质量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持续增强高质量产品与服务供给能力,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以创新赢得消费者与公众的认可与信任。” “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全社会应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共同营造崇尚创新、精益求精的社会氛围,将工匠精神融入品牌培育全过程、贯穿生产经营各环节。”许泽玮认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为打造过硬质量和品牌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撑。 广东省深圳市读者何霖辉表示,信用在资源和要素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在企业的质量和品牌建设、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市场主体信用建设、完善企业信用记录和信用约束等工作中,都能看到诚信精神的具体体现。建议将诚信精神进一步转化和落实到各项具体制度中去,使诚信精神不断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采取多种措施手段引领市场诚信建设,夯实经济领域的信用基础,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信用支撑。”何霖辉说。
文章分类:
政策规划
|